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栏目 > 市场监督与财税 >
 

“元老级”大学生村官坚守乡村九年

发布日期:2018-07-06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元老级”大学生村官坚守乡村九年
 

  再过几天,徐云威就毕业整九年了。九年前,他从黑龙江大学毕业,和很多留在大城市、努力找“好单位”的同学不同,他参加了第一批黑龙江省村村大学生计划,来到绥化市庆安县农村。
七年前,服务期满,很多和他一起来的人走了,他却选择继续留下来。从23岁到32岁,徐云威把青春留在了这片黑土地上。

 

选择一条艰苦的路

  
皮鞋、衬衫、牛仔裤,胖胖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
    第一次见到徐云威很难把他和一个在农村工作了九年的村干部联系起来。但是徐云威自己说,九年时间自己从里到外已经有了质的改变。
  九年前,徐云威从黑龙江大学历史系毕业。和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徐云威也面临着人生道路的艰难选择。那年,黑龙江省推出“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从事村务领导工作。听到这个消息徐云威犹豫了。
回农村去?徐云威来自一个农民家庭,对于农村的生活很熟悉,到广阔的农村去做一番事业对于徐云威很有吸引力。徐云威的父母听说他要回农村当村干部当场就急了:念了十六年的书,终于考出了农村,还要回来?这不行。同学们也替他着急,好朋友甚至主动帮他联系了当老师的工作。
经过激烈的思考,徐云威决定报名试试,如果能分配回自己的家乡庆安县,那就回家去干一番事业。
  

角色转换漫长而艰难

  
徐云威在村村大学生报名时填的第一志愿就是自己的家乡庆安县。通过笔试、面试等程序,徐云威得到了庆安县久胜镇久红村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工作,合同期两年。和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工作的欲望让徐云威兴冲冲地“上任”了,但现实很快就给他上了一课。
  虽然徐云威来自农村家庭,但在他前二十三年的生命里,徐云威基本在读书。当上了这个“官”,徐云威才发现自己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了解太少。和乡村干部打交道,他像个“大学生”。除了写个材料、跑个腿,他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该干啥。这种状态持续了三个月。
  徐云威对自己说,“得找事干”。
从此他就去村里和村民唠嗑,没事就去田里溜达,看到有下地劳动的农民,徐云威撸起袖子就帮他们干活。时间长了,村民们都认识了这个“小助理”,没事也都愿意和他聊一聊。
半年下来,徐云威对于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的人和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徐云威总结:很多农村的工作不是硬性的,需要采取感情加工作的方法才能办好,否则将事倍功半。
  不知不觉,两年的服务期就这样过去了。又到了选择的时刻。是走?还是留?徐云威选择了后者。
  

“笨办法”成就了“好干部”

  
续签了服务合同。2006年徐云威到巨宝山乡巨兴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这里是庆安县最南边的一个村,也是徐云威的出生地。新合同里,月工资600元。
  前两年的经历让徐云威学会了如何与乡村干部协调,如何与村民打交道,让他不再犯教条的错误。
前年秋天,上级下达任务要求各村屯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秋整地工作,但有个叫周大明的村民硬是拖着不干,村干部几次劝他,周大明理都不理。没办法,徐云威只能用“笨招”,接连七天去周大明家劝说,最终笨办法起了作用,巨兴村终于按时完成了秋整地任务。有时工作难推进,徐云威就只能使用另一个笨招:“杀熟”。几年前,村里的道路破损严重影响村民生产和出行,但修路的“一事一议”硬是通不过,徐云威就找到自己的朋友,软磨硬泡说服他免费给村里提供砂石,最终修通了几个村的路。2012年,庆安县推广玉米大垄双行种植技术,村民们不愿尝试。徐云威求遍了亲戚朋友,让他们带头试种。看到新技术的好效果,新技术得以在其他村民中推广开来。徐云威说,有时农村的工作就是这样,但“笨办法”总比“没办法”强。徐云威的努力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2011年巨兴村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徐云威经“两推一选”成为黑龙江省大学生村官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的第一人。
  

植根乡土共筑美丽乡村梦

  
    徐云威扎根农村“扎”得很彻底。2007年徐云威与绥化师专中文系毕业来巨兴村靠山屯支教的大学生曲云霞相恋并结婚。大家说,这夫妻俩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徐云威说:“这是缘分呐。”今年他们的孩子已经6岁,曲云霞在靠山小学担任校长兼班主任,全校近40个学生是曲云霞最大的牵挂。曲云霞曾有机会调走,但是她发现自己一走这学校就“黄”了一半,调走的事最终还是作罢。
夫妻俩明白,这个靠“缘分”组成的小家庭已经和这个小村子无法分开了。
  六月份的巨兴村很清净,很多种完地的农民都外出打工了,但徐云威一点也闲不住。这几天徐云威没少往县里、乡里跑,省里有个养牛的项目落户庆安县,县城周围几个乡镇都想争取,徐云威也想把这个项目请到巨兴村。他对人说,如果能把这个企业争取到巨兴村,村民的收入会因为养牛增加一大块。
  三个屯的村路不久前被一场暴雨冲坏了不少,得抓紧修上,另外五个屯的村路原定今年也要修上,如今材料还没有着落,这几天徐云威又去朋友的料场“化缘”。
  在这个距离县城最远的乡村,徐云威一呆就是八年,而且还要继续呆下去。徐云威对记者说,今天看我的选择,我仍然认为是正确的,如今我的大学同学有官比我大的,有钱比我多的,但过得未必比我幸福,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的父老乡亲过上美好生活是我最大的愿望,我也因此获得很大的幸福感,有了乡村这个平台,我能一点点实现我的梦想。


上一篇:乡野小花也芬芳 下一篇:安徽全力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一村干部救援途中遇难